趁着招新的热度
学术组的同学们
搜罗了九个经常被问到的
关于性少数群体的问题
并呈上了简短精要的回答
希望能够给
还在探索自己的同学们
和已经确信了自己身份的同学们
带来一点启发~
本期先为同学们带来前三问~

生理性别一般通过性染色体种类和性征来定义。性染色体通常男性为XY,女性为XX。也有性染色体数目异常者(如有多个X或多个Y),及性染色体结构异常,或染色体上控制性别的基因表达异常的。性征包括第一性征(生殖系统)和第二性征(胡须、喉结、乳房等),主要由性染色体来控制,但性征的表现亦不一定与性染色体种类相吻合。生理性别虽然是“生来如此”,却并非固定不变,而是可以通过后天改变第二性征来部分地改变的。因此,生理性别绝不仅仅是男女之别,它与社会性别一样多元。特别地,随着技术的发展,二元对立正经受越来越大的挑战。看过《攻壳机动队》的读者想必会想到这件事:如果对身体的改造已经深刻到足以颠覆生理本质的程度,那么划分男女还有意义吗?

社会性别,首先是由一系列表演仪式构成的,在各种表演仪式的基础之上,意识形态围绕着生理性别(主要指男女)展开了一整套文化符号和规训。比方说,虽然读者诸君与笔者素昧平生,彼此也一无所知,但当笔者写出“我是男的”这句话时,读者脑海中便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一个男子的形象(显然,该形象并非只有生殖器或染色体),进而对他的衣着打扮(不穿裙子)、待人接物的方式(例如,强势且执着)和扮演的角色(例如,作为“保护者”的男孩,作为“家中顶梁柱”的丈夫或父亲)有了想象——这个形象,就是构成“社会性别”的具体图式,而“日常行为”“扮演角色”,就是在执行这一套规训的表演仪式。(btw,其实笔者是“女的” :P)

社会性别,还可以指一个人的性别认同。这里说的认同,既有社会对这个人的认同,也有这个人的自我认同。它们都是在执行表演仪式的过程之中不断生成的。两种认同有时是不一致的,但每个人选择自己性别认同的权利应该被尊重。另外,生理性别和一个人自我认同的社会性别也可能不一致,这种情况下,这个人可能自我认同为跨性别者或者流性人,等等。

从这里开始,为了说话方便,若无特殊说明,性别都指自我认同的社会性别,性取向指一个人感受到性吸引的对象(通常指该对象的社会性别)。

性别与性取向都是流动的,这是酷儿理论的中心观点之一。酷儿理论来源于后结构主义,它反对传统的二元性别观,认为社会性别认同和性取向都不是“天然”的,而是不断地形成于社会和文化过程中。这首先要从生理层面来理解。目前的生理学研究倾向于认为,性取向是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的相互作用中不断生成的,性取向也并非非此即彼,而是一个连续谱。对于具体的个人而言,存在这样的可能:后天因素压制了“不正常”的性吸引,从而使得这个人成为(不自觉的)“强制的异性恋”(即只对异性感受性吸引)。

在生理层面之外,如前一问中所言,社会性别/性取向本身是在表演仪式中不断地生成的,本不存在先验的、作为本质的“性别”和“性取向”;表演仪式规定本身作为意识形态的一部分,也是随着人们的实践活动而不断变动的。既成的规训会基于外生殖器的形态,对表演仪式作出规定,进而区分出不同群体,并对女性、不够“男人”的男人、不够“女人”的女人,对与异性恋专偶婚姻制度不符的一切行为模式,进行阻碍或镇压。所以无论是自认“正常的”异性恋,还是声称“不可改变的”男女同性恋,这些身份都只是一副沉重的枷锁。一旦清楚了这一点,我们有什么必要用这套二元理论的枷锁切割真实的性、情欲和互动关系呢?喜爱一个人,又为何要被这二元的枷锁束缚呢?

酷儿理论所做的,正是粉碎这些枷锁,批评静态身份观念,而代之以流动变化的性与性别观。性别身份认同不是二元的也不是静止的,而是流动的,只有在某个情境下或某个局部的性别/性向认同,而不存在固定不变的身份。因此,流动也就不言自明了。

“性少数”和“性多数”是一对相对且互补的概念。凡是性别、性向、性偏好等方面和社会通常规定的“性多数”(即第一问中提到的规训)不同的人即是“性少数”。“性多数”的概念很好理解,生活中常见的异性恋男女就是“性多数”。而同性恋者、双性恋者、无性恋、跨性别者、异装者……等就属于“性少数”。“性少数”和“性多数”的概念是社会规训构建出来的范畴,他们不应有道德地位高下的区分,有的只是群体大小的不同;无论群体大小,这终究只是个人的一种生活方式。“性少数”因其与“多数”不符,被建构成威胁社会根基的群体,因而不被大众了解,经常遭到好奇的窥探,甚至恶意的臆测(比如“同/双性恋者滥交”的刻板印象)。但是,“性少数”只是代表这个群体的一个无关紧要的记号,在这个“标签”底下,是一个个有着不同生活的实在的个人。


性少数群体的“特征”是天生的吗? 性少数群体遭到歧视的根源又在哪里?请继续关注“性少数群体九问”的中期和下期~